認識天敵昆蟲~草蛉

  屬於脈翅木昆蟲,有卵、幼蟲、蛹及成蟲期,大陸有105種,臺灣已知有200多種。草蛉因以蚜蟲為主食,俗稱蚜獅。幼蟲取食時,將鉗狀口器刺入獵物體內,將獵物體液吸盡,達到殺死害蟲目的。幼蟲體背有很多瘤突,被吸乾的獵物放在上面作為偽裝,狀似鳥屎(bird feces);部分種類成蟲綠色且翅膀纖細,翅脈紋又多,猶如蕾絲般,故英文名字為”green lacewing”。

  幼蟲能捕食紅蜘蛛、蚜蟲、粉蝨、介殼蟲,以及許多種害蟲的卵和幼蟲,而且食量大、行動迅速、捕食能力強,是一種多功能的商業用天敵昆蟲。在室內以米蛾卵飼養幼蟲,以酵母粉加蜂蜜調成之人工飼料餵食成蟲,雌成蟲將卵產在約0.5公分的分泌絲棒頂端。應用時可將草蛉卵放稻田間,或直接釋放幼蟲在作物上。成蟲主要吸食花蜜及吃花粉。

( 資料來源:陳吉同,苗栗區農業專訊第28期,天敵昆蟲休閒教育解說。)

 

草蛉(Chrysopa sp

草蛉

↑草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草蛉科體長18-20mm, 體型線形細長,複眼具紅色金屬光澤,體背綠色中央具淡黃色的縱紋,頭部小,觸角基節鮮黃色,鞭節線形,橙紅色,節間具黃褐色環紋,翅膀寬狹透明,翅脈綠色無斑,腹部側緣各節間具褐斑,近末節斑點漸小。本種普遍低中海拔山區,幼蟲俗稱蚜獅,以蚜蟲、粉蝨、介殼蟲類為食,有些木瓜園會大量釋放草蛉用來可防治螨類為害。本科有12屬21種,種類雖然不多但是各種間斑型近似,不容易分類。

Chrysopa sp.

↑草蛉,種別同上,體背有一條鵝黃色的縱紋,複眼具金屬光澤,觸角紅褐色,節間具黃褐色斑,複眼內側具橙色縱斑。

蚜獅

↑某種草蛉的幼蟲,棲息姑婆芋, 幼蟲以枯枝碎片覆蓋身體,遇到騷擾會爬行到葉背,體型雖小活動卻很活躍。

↑蚜獅也喜歡吸食野桐葉面的蜜腺,從幼蟲頭部的斑紋及腹背上的偽帳物,可以區分各種草蛉的不同。

↑某種草蛉的卵,以絲線繫縛,各種間卵的排列不同,本種卵的邊緣較不整齊,端部有開口為孵化的空殼。

草蛉孵化

↑某種草蛉的卵,附著木麻黃,卵排列對稱而規則,各卵上是剛孵化的幼蟲。

草蛉幼蟲

↑草蛉,種別同上圖,剛孵化的幼蟲,大顎發達,體背淡褐色,體表密生刺毛。

草蛉卵

↑草蛉,種別同上圖,未孵化的卵,白色橢圓形。

↑草蛉,種別同上圖,孵化後端部會有開口,體表扁突,內空殼狀。

後記:草蛉的幼蟲體背腹節側緣具棘刺,能將偽帳物背在身上不會掉下來,各種間的幼蟲長像不一樣,背覆的物體也不同,有些會將獵食的蚜蟲軀殼往背上堆放,有些會將樹皮、木屑或枯黃的花草背在身上,背上的偽帳物型態各有千秋,習性十分特別。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玩石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